英文程度不錯,但表達卻不夠自然?communication

Language production may be adequate but often lack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peech

英文程度不錯,但表達卻不夠自然?

Jack C. Richards(英語教學大師)

明顯特徵:

  • 學習者的英文口說大多正確且流暢,但有時聽起來不自然。
  • 學習者的英文口說缺乏適當的語塊(chunks)和套語性語句(formulaic utterances)。

大多語言學習者的目標就是在溝通上能有效、恰當且被充分理解。有些人的目標則是儘可能和英語為母語人士越相近越好。而對其他人來說這或許不是個目標,因為他們視英語為國際性語言。也就是英語是沒有共通語言的人用的,它也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文化和語言特性。撇開學習者個人的英語學習目標不談,儘管帶著反映出母語的口音,多數人仍希望他們的英文聽起來流暢又自然。然而許多學習者的口說能力已經非常流暢,卻還是時常被告知聽起來不夠自然。到底該怎麼做聽起來才能最自然呢?

字串型語塊

以下有許多使口說自然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拓展使用者所謂的字串型語塊(multi-word chunks)以及會話慣用語(conversational routines)或固定語式(fixed expressions)。在言談中,隨機樣式的字彙並不會一起出現,卻常以字串型語塊的樣式出現。這有可能是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甚至六個字串型語塊。

O’Keeffe et al.(2007)列出了18個最常出現在CANCODE語料庫(註1)中的六字字串型語塊,CANCODE語料庫是個擁有五百萬個口說英語的語料庫。


排名      項目
1            do you know what I mean(你懂我的意思嗎)
2            at the end of the day(在某天的最後)
3            and all the rest of it(所有其餘的)
4            and all that sort of thing(所有那類的事)
5            I don’t know what it is(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6            but at the end of the(但是在…之後)
7            and this that and the other(這些所有的全部)
8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以…的觀點)
9            a hell of a lot of(許多…)
10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半夜)
11           do you want me to do(你想要我做…嗎)
12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另一方面)
13           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14           and all this sort of thing(諸如此類的事情)
15           and at the end of the(在…的最後)
16           if you see what I mean(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
17           do you want to have a(你要不要來個…)
18           if you know what I mean(如果你懂我的意思)


會話慣用語及固定語式

對話言談的一項明顯特色包含使用多詞彙單元(multi-word units),也就是會話慣用語。通常會話慣用語在對話中會有特定作用,它可以使一段談話顯得自然。這顯現出了口說英語中特定作用的變化。最近,教導這些慣用語和其他多詞彙單元成為了某些英文課程的特色,例如劍橋大學出版社Touchstone系列書籍。因此,為了讓學習者使用英文時能夠聽起來自然,那些語調必須用原本在英文中的樣子呈現。然而,這常常是一件不太可能預測的事情。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和某人第一次見面時會說「很高興認識你」,而不是「認識你很高興」?這兩句話都是同樣的意思,但我們使用前者而非後者。我們的語言或是文法能力提供了許多創造不同說法的基礎,但是我們真正口語化的卻只有一小部份。

Wardhaugh(cited in Richards, 1990)表示:有些慣用語可以幫助人們在某些情境下表現自己,像是脫掉外套後掛起來;考慮某個人在派對或是會議中應該要站著還是坐著;好客的熱情表現…等等。開始和結束一段對話、引導進入主題或轉變話題也有些不同的慣用語。打斷對話、離開派對和解散聚會也還有另外的慣用語。我們很難想像生活中若少了這些該怎麼辦!

想想以下這些慣用語會出現在哪裡?而在那些狀況中又有什麼作用呢?


*This one’s on me.(這個我請客)                  
*I’ll be making a move then.(那麼我將採取行動)
*It was lovely to see you.(很開心見到你)   
*I see what you mean.(我懂你的意思)
*Thanks for coming.(感謝蒞臨)           
*Let me think about it.(讓我考慮看看)
*I don’t believe a word of it.(鬼才會相信呢) 
*Just looking, thanks.(只是看看,謝謝)
*I don’t get the point.(我不明白)                  
*I’ll be with you in a minute.(我馬上回來)
*You look great today.(你今天看起來很漂亮)
*It doesn’t matter.(這無所謂)
*As I was saying…(承如我所說…)


在一篇經典的語言學慣用語論文當中,Pawley和Syder(1983)表示母語人士擁有上千個這樣的慣用語或語塊。在對話中適當地使用慣用語和語塊可以讓言談聽起來很自然,因此我們需要學習這個部份並將它做為固定的表達方式。Prodromou(cited in O’Keeffe et al., 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高階英語使用者(SUE)和母語人士的主要差異在於慣用字群的有無。由於高階英語使用者經常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被歸入他們可能不認同的類群中,例如:美國人。因此,Prodromou也提出了精通語塊對高階英語使用者來說是否重要與必要的這個議題。然而,O’Keeffe et al.,(2007)建議那些希望口說能像英語母語人士一般流暢的學生可以在語塊的使用上多加使用練習。

語塊的練習可以透過以下幾點:
*觀察自然對話的例子和注意所出現的模式。
*使用特別強調多詞彙單元和會話慣用語的學習材料。
*提供使用語塊的機會。


註1. CANCODE 全名為 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文章來源:Richards, J. C.著的「Moving Beyond the Plateau From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Levels in Language Learning」2008年劍橋大學出版社